![]() |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评估案例|评估准则|执业培训|业务指南|公司动态|法律法规|文档中心|疑难解答|站内留言 |
位置:山东忠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妙趣横生地球再升温南京人就没芦蒿吃了
[
作者: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99
]
长江上游冰川在加速消融,长江黄河或将无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长江上游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虽然从短期内来看,冰川的消融后对西北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干旱地区的供水、灌溉和畜牧业的发展都有利,但在几十年之后,冰川很小或消失,这个仅有的积极作用也会消退。我国冰川学研究的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施雅风不无担忧地指出,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海水会逐渐入侵长江,也许几十年或者数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就没有淡水可喝了。 施雅风院士今年已经90高寿了,但他在与记者谈到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所造成的巨大影响时,脸上依旧布满愁容,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覆盖在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不仅孕育了黄河和长江,更有数亿人的用水问题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冰川80%以上位于青藏高原和它周围高山,目前有大小冰川46377条,总面积59425平方公里。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迅速增加,中国冰川以年均131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缩小,而且还有加快的迹象,预期到2050年左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冰川会消失。” 施老告诉记者,冰川的加速消融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西北和青藏高原的旱情,一些原先不能生长农作物的地方变得可以生长农作物了,“但是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几十年或者数百年之后,当覆盖在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变少或者消失时,长江和黄河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冰川消融后咸水入侵南京,喝水成问题 施老介绍说,海平面上升主要有两个作用力,一个是冰川消融产生的冰川水,另一个便是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热膨胀。“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预计到2050年,上海邻近海域的海平面将上升13-56厘米,到那个时候,海水将倒灌进长江,不仅上海市民的饮用水受到影响,就是我们生活的南京也将受到影响。”施老说。 “在长江上游冰川量减少,海平面上升的共同影响下,海水将逐渐入侵长江,咸潮现象也必然会逐渐由入海口往内陆延伸。”施老介绍说。据相关文献记载,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于长江水量特枯,加上沿江大量抽水,导致盐水入侵特别严重,除了崇明岛全部被盐水包围外,咸潮甚至侵入到了常熟。而盐水入侵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水中氯化物等溶解盐类剧增,使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标准。 据报道,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咸潮频频侵袭长江入海口,家住四楼以上的上海居民家中水龙头经常放不出自来水,很多人不得不用桶装水应急。而不久前,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了珠江流域,咸潮更是不可阻挡地入侵到了广东省的中山市。 咸水造盐碱地芦蒿将告别我们 除了喝的水,南京的菜篮子也会因为气候变暖而受到影响。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在南京紫金山庄宴请欧盟主席巴罗佐一行时,曾特别为外国嘉宾准备了一道最能体现南京特色的菜肴———芦蒿。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咸潮逐渐向内陆发展,也许过不了几十年,咱们南京人就再也吃不上香脆无比的芦蒿了。 八卦洲街道农副业科的张工告诉记者,野生芦蒿对环境有要求,比如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日照时间长了根茎就会老化,“当然主要的还是污染以及土地的盐碱化,虽然我们应用了一些生物降残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谁也不知道全球气候变暖到底会对芦蒿的成长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刘建立研究员则给出了专业的回答,“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对土地的利用率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过去的几十年间,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我们一直在对土地进行着高强度的使用,土地得不到任何的修复,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土壤的盐渍化越来越严重。如今随着海水逐渐往内陆入侵,长江两岸土壤的盐渍化将愈加明显。” 刘建立研究员常年在常熟地区做土壤盐渍化方面的研究,他告诉记者,从他们监测的数据来看,由于咸潮和工业污染的共同影响,常熟部分地区的土壤盐渍化已经非常严重,很多地方只能生长一些耐盐性的野草,农作物已经无法成活。虽然刘建立说不清楚要过多久咸潮才能影响到南京,但是他肯定地说,一旦咸潮影响到南京,那么势必对南京周边的土壤产生致命的威胁,“八卦洲肯定是首当其冲,到时候咱们南京人肯定是吃不上芦蒿了。” 事实上,随着气温的上升,很多生物都在面临灭绝的危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2007年11月17日公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就指出,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全球20%到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以上,40%到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2050年后洪水将更容易“访问”南京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长江水位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上月底举办的2009年南京市科协年会金陵水论坛上,就有专家指出,长江水位正以平均每年1厘米速度抬升,原先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将相应降至20年一遇,届时南京城将频遭内涝折磨。 施雅风院士在谈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特别提到,温度的上升将必然造成极端事件的增加,“高温很高、低温很低,暴雨(雪)天气增加。对西部来说,降水的增加会加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而对东部沿海低海拔地区,降水的增加会加重城市内涝灾害的危害性。”据南京下关水位观测资料显示,1912年至1999年发生年最高水位超过9米的洪水共15次,其中1950年以前只发生了2次,而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中,就发生了7次。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院副院长王腊春教授介绍,长江水位上升主要受海平面上升影响,预计到2050年,长江南京段水位将会提高30—40厘米。“这样,原先1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将相应降至20年一遇,加大了发生洪灾的风险。”也就是说,像1998年发生的那样的特大洪水,也许会在2018年再度威胁南京。 王腊春教授分析,河湖水位及地下水位会随着长江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特别是南京河湖的洪水位,在同一频率的暴雨下,会随着长江潮高水位而上升,正是洪水位的不断上升,导致南京城区屡屡受内涝影响。据悉,南京市目前排涝模数在每平方公里每秒4—6立方米,“考虑到江水抬升的顶托,排涝能力要不断提高,特别是易淹地区,现在就应该适当提高排涝能力。”王腊春教授特别强调,相关部门在制定防洪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影响,确保防洪工程未来真正能抵御设防洪水。 |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84号鲁润名商广场B-802 电话:15806696587 0531-82068798 邮编:250001 版权所有@2005-2022 山东忠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